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耳朵时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侵扰,而真菌性外耳道炎就是其中一种较为隐蔽却困扰人的疾病。近期,柳州的一位大学生小韦就遭遇了这样的烦恼。在体验了一次采耳服务后,他的耳朵开始出现堵塞感、听力下降,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几经尝试自行处理无果后,他前往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真菌性外耳道炎。经过规范治疗,小韦的病情得以痊愈。那么,什么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它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为外耳道真菌病或霉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由外耳道皮肤组织受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这种病症在20至40岁的人群中最为多见,且患者往往有采耳史,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曲霉菌、念珠菌、酵母菌、芽生菌、毛霉菌、放线菌和青霉菌等。这些真菌在外耳道内大量繁殖,形成团块,阻塞外耳道,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表现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多样,可能无症状,但常见外耳道阻塞感,由真菌大量繁殖并堆积形成团块所致。这些团块刺激外耳道,产生少量分泌物,导致外耳道潮湿。患者还可能因外耳道阻塞和鼓膜受压,出现听觉障碍、耳鸣甚至眩晕。病变范围较大或较深时,可引起局部疼痛。部分真菌感染还会引起化脓、肉芽肿形成,严重时可能导致面瘫或坏死性外耳道炎。
此外,有些真菌感染可引起全身低到中等程度的发热。由于对该病缺乏了解,患者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成因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季节因素:夏季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病的高峰季节。真菌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这样的环境条件为真菌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生活习惯因素: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呈微酸性环境。然而,经常掏耳、频繁游泳导致耳道内进水等习惯都会改变外耳道的pH值,破坏其微环境平衡。这种改变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不洁的采耳:调查显示,许多患者有长期使用棉签、挖耳勺、手指甲等不洁工具自行掏耳的习惯。此外,还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曾到非医疗机构进行采耳,如采耳馆和发廊等。不洁采耳史与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
免疫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抵抗外来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然而,当机体长期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长期不正确使用和滥用抗生素或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疾病时,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为真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
结构因素:外耳道是一个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狭长“管道”,略呈S形弯曲。其解剖特点易形成真菌生长的温床。另外,正常外耳道分泌的耵聍可保护外耳道免受真菌感染。但是,如果经常挖耳,则会破坏正常的皮肤屏障,为真菌侵入提供条件。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
一旦得了真菌性外耳道炎,需要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局部治疗为主:首先清除外耳道内的污物。如果分泌物附着较紧,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滴耳软化,再进行冲洗或在耳内镜下清理。之后请保持外耳道干燥。
局部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氟康唑滴液等。待获得真菌培养结果后,应尽快选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并且使用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避免病情反复。
病情严重者需静脉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预防
虽然真菌性外耳道炎可能带来一些麻烦,但它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保持外耳道干燥:洗澡或游泳后,若外耳道进水,请及时用棉签拭干。
合理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和激素:若耳部出现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切莫自行用药。
避免不洁掏耳:一般不掏耳。如确实需要掏耳,也不要使用不干净的掏耳工具,或前往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注意耳机、耳塞的清洁: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耳塞等。若需要使用,请注意清洁。
避免去不正规的采耳店采耳。
提高自身免疫力:作息规律,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加强锻炼。
总之,真菌性外耳道炎虽然是一种较为隐蔽却困扰人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避免其发生或复发。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病症,保护您的耳朵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