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功能性消化不良会癌变
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群,会时常体验到饭后胀满、早饱感、上腹部疼痛或灼热等不适,这种情况还可能伴随胸痛、头晕、背痛、呼吸急促等身体症状。特别是当检查发现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或非萎缩性胃炎,而药物治疗不能避免症状的再次出现时,患者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担忧和对癌症的恐惧感也随之加剧,这种对患癌的不确定性感受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因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这包括大脑与肠道之间的交互作用异常。目前科学界对其具体机制尚在深入探索中。发病的原因广泛,涵盖了内脏过敏、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及心理和情绪因素等。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患者症状的反复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会转变为癌症,它是一种低风险且预后良好的疾病。
误区二: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特效药
在求医过程中,患者常常寄希望于药物能够带来即刻且彻底的疗效。他们经常询问:“医生,是否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根治我的病症?以往的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期待功能性消化不良这种不涉及器官结构性损伤的疾病能有一种单一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的患者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治疗持有阻抗态度,对医生的建议存疑,常以“我并无心理问题”来否认精神层面的治疗建议。特别是当短期内药物仅能部分缓解症状,患者便拒绝继续使用抗焦虑或抑郁等调整神经递质的药物,结果导致患者频繁更换治疗机构,漫无目标地寻求解决方案,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病情的延误或恶化。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因其病因复杂且每个人的病状不尽相同,目前并没有一种统一且高效的“万能药”。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结合生活习惯的调整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和中药等,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误区三:饮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需忌口
许多患者深信饮食是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罪魁祸首,于是,他们开始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希望以此控制病情。这种做法往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起体重下降。他们常表达类似的担忧:“几乎不敢吃什么,害怕食物会让病情恶化,结果身体越来越弱。”
根据2021年发布的欧洲最新功能性消化不良共识以及2015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均明确指出饮食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直接原因。确实有一些特定的食物可能与此疾病的某些症状相关联,例如牛奶、豆类、洋葱、香蕉和碳酸饮料等可能与腹部膨胀有关;而咖啡、洋葱、胡椒和巧克力等可能会引发胃部灼热感。重要的是,食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因此,除非特定食物与症状显著相关,否则患者无需过分限制饮食。另外,饮食习惯的不良,如餐饮不规律、吸烟饮酒、暴饮暴食或以零食替代正餐等,才是可能诱发或加剧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行为。
误区四:患功能性消化不良者不能工作,需要静养
对于那些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来说,他们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不适感,因而认为要避免日常的劳作或活动,以免对病情有不良影响,甚至认为需要彻底休息以便康复。这种做法,其实往往会因为放弃工作或运动而带来经济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负担。
然而,适度的运动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分散对疾病症状的过分注意,而且还能维护生活的正常节奏。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年龄段,可以选择符合个人情况的运动形式。例如,老年患者可以选择散步、跳广场舞或练习太极拳等,这些都是温和的运动方式;而对于中青年患者,慢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运动量应控制在不会感到过度劳累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