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脚扭伤的急救措施 - 数字报刊系统 发现大便带血,警惕这些肛肠病 腹股沟疝的原因与治疗 哮喘患者的日常护理 脚扭伤的急救措施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扭伤的急救措施

作者: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卫生院 沈雷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跑步、打篮球还是简单的行走,我们的双脚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不幸的是,脚扭伤,尤其是踝关节扭伤,时有发生。这种突如其来的疼痛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活动,还可能带来长期的困扰。但别担心,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帮助我们迅速应对,减少伤害,加速恢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脚扭伤的相关知识,学会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

脚扭伤的定义与原因

脚扭伤,通常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如过度扭转、跌倒或运动中的不当落地,导致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或骨骼受到损伤。踝关节由胫骨、腓骨和距骨构成,周围环绕着多条韧带,它们共同维持着关节的稳定性。然而,当这些结构受到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力量时,就会发生扭伤。

常见原因包括:

1.穿着不当:高跟鞋、松散的鞋子或不合脚的运动鞋,都会增加扭伤的风险。

2.路面不平:在坑洼、湿滑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行走,容易失去平衡。

3.运动前未热身:冷肌肉和韧带更容易受伤。

4.疲劳: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运动后,身体疲劳,反应迟钝,易发生意外。

脚扭伤的症状

脚扭伤后,你可能会经历以下几种症状:

1.疼痛:扭伤部位立即感到疼痛,程度因伤势轻重而异。

2.肿胀:由于组织损伤和出血,扭伤部位会迅速肿胀。

3.瘀血:皮肤下可能出现青紫瘀斑,这是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的。

4.活动受限:扭伤后,你可能难以站立、行走或进行其他日常活动。

5.关节不稳定:严重扭伤可能导致关节松动,感觉不稳定。

急救措施

面对脚扭伤,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它们能帮助你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加速恢复。

1. 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扭伤发生的那一刻,最重要的是立即停止所有活动。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避免用伤脚承重,以免加重损伤。

2. 冷敷

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冷敷是缓解疼痛和肿胀的有效方法。你可以使用冰袋、冷冻食品包(如冰镇蔬菜包,但需确保包装完整无损)或冷水浸湿的毛巾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间隔2-3小时重复一次。冷敷时,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3. 加压包扎

使用弹力绷带或干净的布条对扭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帮助减少出血和肿胀。包扎时,从脚踝下方开始,向上缠绕至小腿,确保绷带松紧适中,既能提供足够的压力,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如果包扎后感到脚趾麻木、颜色变深或疼痛加剧,应立即松开绷带,重新包扎。

4. 抬高患肢

在休息时,尽量将扭伤的脚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这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加速肿胀消退。你可以使用枕头或被子作为支撑,保持舒适的姿势。

5. 就医检查

如果扭伤后疼痛难忍、肿胀严重、无法行走,或者怀疑有骨折,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触诊、X光片、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准确评估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严重的扭伤,如韧带撕裂或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因此,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

在扭伤初期,医生可能会推荐你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这些药物需按医嘱服用,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此外,外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红花油、云南白药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恢复。但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无过敏反应,并遵循医嘱使用。

预防脚扭伤的措施

预防总是优于治疗。通过以下措施,你可以有效降低脚扭伤的风险:

1.选择合适的鞋子:无论是日常穿着还是运动,都应选择合脚、支撑良好的鞋子。运动鞋应具备足够的缓震和支撑功能,高跟鞋则应限制穿着时间,避免长时间行走。

2.加强脚部肌肉锻炼:定期进行脚部肌肉和韧带的锻炼,如脚趾抓地、脚踝旋转等,可以提高脚部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3.注意环境安全:行走时,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避免在湿滑、坑洼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行走。运动时,选择安全的场地,确保周围环境无安全隐患。

4.热身与拉伸:在进行任何体育活动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特别是脚踝和腿部肌肉,以减少受伤风险。

5.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导致反应迟钝,增加受伤风险。

脚扭伤虽常见,但通过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减轻伤害,加速恢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自己的双脚,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