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心梗不用慌,护理来帮忙 - 数字报刊系统 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关爱从细节开始 心梗不用慌,护理来帮忙 中医应对“妈妈手”疼痛有良方 疫苗接种——守护健康的小盾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梗不用慌,护理来帮忙

作者: 来宾市人民医院 黄海芬


 

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的紧急状况,严重威胁生命并影响心脏功能。近年来,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了解心梗并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在心梗康复过程中,护理起着关键作用,能加速患者康复并有效预防复发。本文从症状识别、紧急处理、治疗与护理原则、康复期家庭护理及预防复发措施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份详细的心梗护理指南,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心梗、应对心梗,并在康复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支持与指导。

 

心梗的症状识别与紧急处理

 

心梗的症状表现多样,既有典型症状也有隐蔽的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剧烈的胸痛,有时伴有压迫感或窒息感,以及因心脏功能受损而引发的呼吸困难。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身体应激反应导致的大量出汗和极度疲劳。

 

除了这些典型症状,心梗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如颈部、下颌、手臂等部位的疼痛,这些症状可能让患者难以准确判断病因。同时,心梗还可能导致患者突然出现焦虑、失眠等情绪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迅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首先,要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告知自己的病情和所在位置。其次,要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在未明确诊断前,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或抗凝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出血风险。

 

心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原则

 

心梗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和药物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同样重要。

心电监护:心梗患者需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以监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药物管理: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抗凝、降压、调脂等药物,以预防血栓再次形成和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疼痛控制:对于胸痛严重的患者,医生会给予适当的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同时,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心梗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心梗康复期的家庭护理对患者的全面恢复具有关键作用。在饮食方面,患者需严格遵循低脂、低盐、高纤维的原则,确保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减少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适量饮水也很重要,这有助于预防便秘,减少因用力排便而引发的心梗复发风险,同时也能稀释血液,降低血栓形成的机会。

 

除了饮食调整,适度运动也是心梗康复期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心肌的修复和康复。但务必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给心脏带来额外负担。

 

心理调适同样重要。心梗患者常常面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对康复极为不利。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若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此外,戒烟限酒也是心梗患者康复期的必备功课,以降低心梗复发的风险。

 

预防心梗复发的关键措施

 

预防心梗复发是康复期的核心任务。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凝、降压、调脂等药物,以有效预防血栓再形成和心脏功能恶化。同时,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血糖等体检与监测,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心脏问题,确保病情稳定。

 

此外,识别并控制风险因素同样关键。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是心梗的重要诱因,患者应积极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这些风险因素,降低心梗复发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也是预防心梗复发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为心脏健康护航。

 

结语

 

心梗虽严重,但通过了解其症状、掌握正确处理方法与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危害。本文提供的心梗护理指南,旨在助力大家更好地认识、应对心梗,并在康复中得到有效支持。我们呼吁公众提高心梗意识,关爱心脏健康,一旦出现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期待社会各界加强心梗防治宣传,共同推动心梗防治工作,为守护心脏健康贡献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