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雅典2024年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年会“中国创新专场”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教授崔勇,受邀发表题为《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心脏大血管疾病——来自中国的经验》的主题报告,风采令人叹服。
同样的风采,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心胸外科医护都曾近距离感受。2022年底,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瞄准浙江省人民医院优质医疗人才资源优势,“崔勇名医工作室”等11个“名医工作室”次第成立,搭建起融合发展桥梁,建立长期、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先进理念和优势技术在浙毕医院“扎根”,不断提升诊疗实力、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成为浙毕医院发展新引擎。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金海湖院区。
葛明华到浙毕医院手术示教。
“崔勇名医工作室”成立。
教学查房。
名医入毕
建起浙毕沟通桥梁
1月5日,浙毕医院“潘文胜名医工作室”授牌成立,这是该院挂牌成立的第12个名医工作室,相较此前,沟通更加驾轻就熟,双方正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把新知识、新技术引进来,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学科建设能力。
“葛明华名医工作室”是最早成立的工作室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共建,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免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及复发性甲状腺癌手术等先进技术成功引入,已成为浙毕医院品牌技术,造福当地乃至周边众多患者。
…………
毕节市是人口大市,常住人口900余万人,与四川、云南毗邻,医疗问题是当地近年来最大的民生“短板”之一。当地群众看病尤其是重大疾病时,都往贵阳、遵义、重庆跑,甚至去往更远的北京、上海等外省城市。
共建国家区域性疑难急重症防、诊、治、康一体化医疗中心,引进优势人才资源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引?如何落地?浙毕医院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创建“名医工作室”平台,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扩容。
瞄准当地所需,按照“1+3+5”的建设思路,即打造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示范医院;建设3个平台中心: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肿瘤医学诊疗中心、神经疾病诊疗中心;重点建设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等学科(专科),达到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专科)水平,争创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专科)1-3个。
浙江省人民医院作为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雄厚,以“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享誉省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医疗技术人才。
回应建设需求,共建伊始,浙江省人民医院便拿出了“家底”,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学科带头人葛明华,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孟旭莉,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专家、学科带头人张大宏,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超声医学科主任孙立涛,骨科主任毕擎,肝胆外科、微创外科主任张成武,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勇,血管外科专家蒋劲松,普外科主任牟一平,病理科主任陈云昭,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潘文胜等12名专家,先后在浙毕医院设立“名医工作室”并开展学术讲座、手术示教等系列活动。
“我们的目标是将国内国际领先技术、诊疗理念带入毕节,为浙毕医院的发展‘献策’,帮助浙毕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明思路、设目标、注动力、强内涵’,把医院发展成为贵州省发展势头良好、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有自己名医名科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建单位。”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首期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开幕式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孟旭莉说。
而今,浙毕医院学科建设持续加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儿科成功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胸痛中心通过国家再次认证、14个专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4个专科获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23年,儿内科顺利通过省级医学重点学科评估验收,成为全市唯一立项并顺利结题的省级重点学科,医学检验科顺利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证评审,成为全市首家获认证的机构。
名师帮教
填补区域医疗技术空白
名医入毕带来的是资源、技术,更是发展的底气。
日前,浙毕医院康复医学科联合输血科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成功为1例肩周炎患者和1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开展治疗,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近年来,这一创新疗法在内、外科的临床应用蓬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可用于骨科、皮肤科、辅助生殖、口腔颌面外科、神经损伤等多领域。“我们早就想要引进这一技术,浙江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到来,为我们打开了这扇大门,想着身后有这样强大的后盾,发展起来底气也足了。”浙毕医院输血科一名医生说。
相较于这一技术的刚刚引入,浙毕医院用“机器人”为患者手术已逾800例。当前,浙毕医院已全面开启机器人手术新时代,医院胃肠外科在机器人辅助下,能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癌根治术、胰腺功能保留性手术、胃癌根治术等。
“机器人手术优势明显,俯视的高倍3D立体成像、灵活的仿生机械手腕、稳固的防震颤手臂等能够很好地适应了手术过程中所需的精确解剖、精细缝合的要求,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多次配合浙毕医院胃肠外科业务主任金巍巍开展机器人手术的一位本地医生如是感慨。
…………
抓住12个名医工作室成立的机遇,浙毕医院在全院遴选42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青年骨干到“名医工作室”跟师学习,拿好名师“接力棒”。
“浙江省人民医院作为输出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依托医院,成立‘名医工作室’,实施‘骨干培育’工程就是为了推动东部优质医疗品牌、技术、管理平移,既‘输血’又‘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浙毕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骏说。
甲状腺乳腺外科医生刘清就是42名跟师弟子之一。一年多来,刘清跟着王佳峰教授一同坐诊、询问病人病情、手术。在王佳峰手把手指导下,她的临床手术技能、科研能力得到很大幅度提升。
“很多诊疗技术我们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经过王佳峰教授手把手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点滴积累,这一年多的学习让我的医疗技术实现了质的提升,也感谢‘名医工作室’这个平台,让我们有了学习进步的机会。”刘清说。
一年多来,继“名医工作室”成立后,浙江省人民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共34人的骨干医疗团队入驻浙毕医院,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和管理理念持续引入毕节,全力推动浙毕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同质化”发展。
同时,根据当地需求,浙江省人民医院先后派驻脊柱外科、心血管内科等专业科室的专家100余人次到浙毕医院帮扶,浙毕医院先后分批选派200余名医疗人员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进修,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引入,诊疗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浙毕医院引进新一代“非接触式可移动术中阅片系统”并首次为患者完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这也是全球首例将该项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当中,成功实施西南地区首例医疗技术10项、全省首例医疗技术15项,填补了毕节多项区域医疗技术的历史空白。
名医坐镇
群众家门口享优质医疗服务
让有需要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尖专家的诊疗服务是“名医工作室”建立的另一个初衷。
查阅名医专家在毕工作轨迹,手术示教、教学教研之余,名医也在特需坐诊专家之列。“有相关需求的患者可以到相应的科室了解情况,专家医生随时都可以为浙毕这边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或是线上指导,或是亲自操刀,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张骏说。
55岁的尚先生(化名)对名医坐镇带来的利好深有感触。此前,尚先生深受“上腹部疼痛伴呕吐”困扰半年之久。辗转多家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均未能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此次发病疼痛难忍,就诊于金巍巍的门诊,金巍巍根据其年龄、症状、临床查体及检查结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梗阻”,并需考虑十二指肠肿瘤。
因患者病情复杂,浙毕医院胃肠外科积极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牟一平教授团队进行远程多学科讨论(MDT),为患者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最优的手术方式。手术当天,牟一平现场指导,金巍巍主刀,在国产机器人的“加持”下,为患者完成机器人保留胰头的十二指肠切除术”,正式开启浙毕医院机器人手术时代。
近期来到浙毕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接受半椎体切除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11岁小女孩田某一家也是名医坐镇的受益者。
“洗澡的时候发现女儿的双肩高低不一致,到医院检查以后提示胸段脊柱半椎体畸形,当地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是因为手术风险和难度较大,建议上级医院就诊。听说浙毕医院有治疗脊柱侧弯方面的专家,我们与医院取得了联系,名医给孩子看诊,果然不负所望,姑娘已经康复回到校园啦。”小女孩的妈妈说。
为方便患者就诊,浙毕医院长期开设专家特需门诊,截至2024年11月,派驻专家特需门诊接诊11219人次。在名医专家的坐镇下,医院疑难重症诊疗救治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12月,毕节市外来浙毕医院就诊78061人次,其中省内市外来院就诊49879人次,省外来院就诊28182人次;市外患者入院就医率显著提升,市内患者外转就医数量有所降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辐射效应初步显现。
名扬西南
共建“医联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月14日,浙毕医院与黔西市人民医院签署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这是2024年来与浙毕医院签署合作协议的第9家县级医院,也是浙毕医院进一步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的又一有力举措。
浙毕医院在谋划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为基层医院发展助力,2022-2023年度共派出230名人员赴毕节市39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与此同时完善急救体系建设,修订完成毕节市院前急救质控标准,参与起草《毕节市院前急救条例》,开放绿色通道及急诊通道,为周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贡献力量。
为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2024年,浙毕医院大力推进区域医疗协同发展,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座谈等多轮沟通与筹备,先后与大方县人民医院、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七星关区人民医院、金沙县人民医院、赫章县人民医院、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云南省镇雄县中医医院、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等8家县级医院达成共识,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结合各签约医院运行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实际困难,浙毕医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派遣专家团队进行坐诊、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病例讨论以及开展远程会诊等,为9家医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支持与帮扶,逐步推动医疗服务同质化。”张骏说。
其间,浙毕医院以管理手段为牵引,通过干部挂职交流、专家“师带徒”、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签约医院的服务能力和人员素质,以期为更大范围内的更多群众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医院广泛开展义诊科普工作,累计开展公益义诊活动240场次,医务人员累计参加义诊3347人次,众多群众因此受益;其间,总院派驻专家数次做客毕节市广播电视台《名医来解答》栏目,收看观众超250万人次。1月21日,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走进浙毕医院金海湖院区现场直播,多科室专家为大家奉上了一场春节前的健康科普“盛宴”,收看观众近20万人次。
张骏表示,未来,浙毕医院将继续按照“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发展规划,实现与县级医院紧密合作、有效联动,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延伸服务半径,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连续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