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医出手,痛风不再愁 - 数字报刊系统 中医出手,痛风不再愁 生化指标里的健康信号 手术室里的消毒工作怎么做 脑膜瘤的基础知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出手,痛风不再愁

作者: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覃寿迎

痛风,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疾病,正悄然成为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主要由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引发。这些结晶如同小小的“尿酸石”,一旦刺激到关节组织,便会引起急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走。痛风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西医视角下的痛风治疗简述

1.药物治疗

在西医领域,治疗痛风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两部分。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止痛药(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急性疼痛;以及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用于控制炎症。

2.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包括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排泄;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以及戒烟限酒,减少痛风发作的诱因。

3.局限性讨论

尽管西医治疗痛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长期依赖药物可能带来身体负担,且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或存在禁忌症,使得治疗效果受限。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希望找到一种更加温和、全面的治疗方式。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与治疗理念

1.中医理论解析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生与体内湿热蕴结、瘀血阻络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湿热之邪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加之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受损,湿热内生,最终形成痛风。因此,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在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2.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痛风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个体化治疗。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患者的体质、病情及病因病机,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既重视局部症状的缓解,又关注整体体质的调理,力求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医特色疗法

1. 针灸治疗

(1)原理说明

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缓解疼痛、调节免疫功能的目的。在治疗痛风时,针灸能够疏通经络,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盐在关节的沉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2)常用穴位

治疗痛风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阳陵泉位于小腿内侧,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的作用;太冲位于足背,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能。通过针灸这些穴位,可以调和气血,促进尿酸的代谢和排泄。

2. 中药方治疗

(1)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痛风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病因病机,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方剂。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妙散、当归拈痛汤等。四妙散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当归拈痛汤由当归、羌活、防风等药材组成,具有祛风除湿、养血活血的作用。这些方剂在缓解痛风症状、调节体内湿热、瘀血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2)草药茶饮

除了中药方剂外,一些草药茶饮也是治疗痛风的良好选择。如玉米须茶、菊苣茶等,这些茶饮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和减少尿酸盐在关节的沉积。长期坚持饮用,对预防痛风发作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 中药与针灸同时治疗

(1)综合优势

中药与针灸同时治疗痛风具有显著的综合优势。针灸能够迅速缓解疼痛、调节免疫功能;中药则能够从根本上调理体质、清除湿热瘀血等病理因素。两者结合使用,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从根本上减少复发风险。

(2)注意事项

在接受中医治疗前,患者需咨询专业中医师,了解个人体质是否适合联合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不难发现中医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针灸、中药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多方面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温和的治疗方式。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痛风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患者耐心配合、持续调理。同时,在接受中医治疗前,患者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