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猝不及防。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不仅能在关键时刻自救,还能帮助他人脱离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急救知识,希望能在紧急时刻派上用场,成为你和他人的“生命守护者”。
识别紧急情况
呼吸心跳骤停:首先,学会判断一个人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立即检查呼吸。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如果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微弱,且颈动脉(位于喉结两侧)无搏动,即可判断为呼吸心跳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严重出血:血液呈喷射状流出,颜色鲜红,通常是动脉出血;而静脉出血则血流较缓,颜色暗红。无论是哪种出血,都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窒息:当看到有人突然无法说话、呼吸困难,手掐喉咙,表情痛苦,很可能是异物阻塞了气道。此时,应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中风、心脏病发作:中风可用FAST原则快速识别:Face(脸是否下垂)、Arm(手臂能否平举)、Speech(说话是否清晰)、Time(时间紧迫,立即求救)。心脏病发作则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冷汗等,同样需要迅速就医。
基础急救技能
1. CPR(心肺复苏术)
CPR是心肺复苏的缩写,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步骤。对于没有呼吸心跳的患者,CPR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①胸外按压: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掌重叠其上。用身体重量(而非仅用手臂)以适当速度(每分钟100-120次)进行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
②开放气道:按压间隙,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有则小心清除。然后,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抬起下巴,使气道保持开放。
③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用自己的嘴完全覆盖患者的嘴,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后,观察患者胸部是否隆起,然后让气体自然排出。
2. 止血与包扎
止血:对于小伤口,直接加压止血即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紧紧按住伤口,直到出血停止。对于严重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应尽快使用止血带。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的位置,松紧适中,以阻止血液流向伤口,但需每隔一小时松开几分钟,避免组织坏死。
包扎:清洁伤口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再用绷带或干净的布条包扎。包扎时要适度,既不过紧也不过松,确保伤口得到保护且不影响血液循环。
3. 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成人,站在患者身后,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患者腹部中线,位于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另一手包住拳头,并快速向上、向内用力挤压腹部,形成一股冲击力,帮助异物排出。对于儿童和婴儿,操作方法略有不同,需根据年龄调整力度和位置。
4.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
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能够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击,帮助恢复正常心律。使用AED非常简单,只需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开机、贴电极片(通常贴在患者胸部右侧上方和左侧下方)、等待AED分析心律、根据提示按下放电按钮。AED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常见急症处理
1.中风:一旦发现中风迹象,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引起窒息。
2.心脏病发作:让患者保持静息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片且医生曾建议使用时,可让其舌下含服一片。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3.严重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迅速恶化,导致休克。识别过敏症状后,立即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患者随身携带的肾上腺素笔),并尽快就医。
4.外伤处理:对于小伤口,先用清水清洗,再用消毒液消毒,最后涂抹药膏并包扎。对于骨折或严重扭伤,应固定伤处,减少移动,避免进一步伤害。
急救误区与注意事项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至关重要。避免盲目搬动伤员,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不要随意给伤员喂食或喂水,以免堵塞气道或引起呕吐。记住,正确的急救操作可以救人一命,但错误的做法也可能雪上加霜。因此,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更新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急救包与家庭准备
每个家庭都应准备一个急救包,放在显眼且易取的地方。急救包内应包含创可贴、消毒液、止血带、无菌敷料、绷带、剪刀、镊子、手电筒、体温计等基本物品。此外,还应备有常用药品,如退烧药、止痛药、抗过敏药等。定期检查急救包,确保物品齐全且未过期。
急救知识,就像一把钥匙,能在紧急时刻打开生命之门。它不需要你成为英雄,只需你愿意学习,愿意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