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阻生智齿该留还是弃? - 数字报刊系统 肺气肿的相关知识 胚胎移植后的护理重点 阻生智齿该留还是弃? 中风后患者的神经康复秘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阻生智齿该留还是弃?

作者:桂林市张荣斌口腔诊所 张荣斌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大多数人都会面临智齿的“到访”。智齿,作为人类口腔中的第三颗磨牙,通常在18岁至35岁之间萌出,象征着智慧的到来,因此得名。然而,并非所有的智齿都能顺利“上岗”,有些智齿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萌出,成为我们常说的“阻生智齿”。面对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牙齿,我们是该留还是该弃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认识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因为位置、方向或空间不足等原因,导致无法像其他牙齿一样正常萌出到口腔中的牙齿。它们可能藏在颌骨里,部分或完全不可见,成为口腔中的“隐形炸弹”。

阻生智齿有多种类型,根据它们与相邻牙齿的关系,可以分为近中阻生(向邻近的中切牙方向倾斜)、远中阻生(向远离中切牙的方向倾斜)、水平阻生(横向躺在颌骨中)、埋伏阻生(完全长在颌骨里)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阻生,往往需要通过X光片(如全景片或CT)才能准确判断。

阻生智齿的形成,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现代人类的颌骨相比较祖先有所缩小,而牙齿数量并未减少,导致生长空间不足。此外,牙齿排列拥挤、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导致智齿阻生。

阻生智齿可能带来的问题

阻生智齿虽然“低调”,但它们可能带来的问题却不容小觑。

首先,阻生智齿容易成为细菌的藏身之所,引发疼痛、肿胀甚至感染,尤其是当智齿部分萌出,形成“盲袋”时,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堆积,导致智齿冠周炎。这种炎症不仅疼痛难忍,还可能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

其次,阻生智齿可能“欺负”相邻的牙齿,导致它们移位、松动甚至龋坏。长期下来,还可能影响整个口腔的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

此外,极少数情况下,阻生智齿还可能关联囊肿或肿瘤的形成,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相当严重。最后,阻生智齿还可能影响口腔功能,如咀嚼效率下降、发音不清、张口受限等,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判断阻生智齿的去与留

面对阻生智齿,我们既不能一概而论地“拔之而后快”,也不能盲目保留。正确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个性化评估。

专业评估是判断阻生智齿去留的第一步。口腔科医生会通过X光片(如全景片、CT)和专业检查,评估智齿的位置、形态、与相邻牙齿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病变等,这些信息将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留的条件相对较为严格。一般来说,如果阻生智齿位置良好,没有引发任何症状,对相邻牙齿没有威胁,且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那么可以考虑暂时保留。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暂时保留,也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智齿没有发生变化。

弃的理由则相对较多。如果阻生智齿反复发炎、疼痛难忍;或者对相邻牙齿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者治疗难度大,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或者患者本身有正畸需求,需要拔除智齿为其他牙齿腾出空间等,那么建议拔除阻生智齿。

在作出决定之前,医生还会与患者详细沟通,分析保留或拔除的风险与长期收益,帮助患者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拔除阻生智齿的过程与注意事项

决定拔除阻生智齿后,患者需与医生紧密配合。术前,患者需接受X光片检查,明确智齿位置与形态,并进行血液检查,排除拔牙禁忌。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麻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通常迅速且安全,医生使用专业器械拔除智齿。过程中患者可能感受到轻微压力或不适,但通常无剧烈疼痛。对于复杂阻生情况,医生可能需切开牙龈、去除部分骨质,操作将更加谨慎,确保安全有效。

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嘱,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饮食以软食为主,远离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拔牙后几天内,出现轻微肿胀、出血或疼痛属正常反应。但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虽然拔牙手术相对安全,但仍存在感染、出血不止、神经损伤等风险。医生术前会详细解释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术后如有不适,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寻求帮助。

不处理的潜在后果

如果阻生智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长期问题。例如邻牙可能会因为受到挤压而变形移位或者发生龋齿;骨质流失也可能导致颌骨结构发生变化;长期慢性炎症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等。因此,对于阻生智齿的处理应尽早进行,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后果。

总之,阻生智齿的去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评估来决定。在面对阻生智齿时,我们既不必过分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帮助,进行个性化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