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1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输液与吃药的优缺点 - 数字报刊系统 微创取石术,告别泌尿结石的痛苦 输液与吃药的优缺点 头痛不再难忍,康复妙招来帮忙 常见胃肠药的使用误区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输液与吃药的优缺点

作者: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韦小勇

当我们生病需要治疗时,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出不同的药物,并告诉我们服药的方式,有的是口服药物,有的则是通过输液(也称为打点滴)来给药。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输液似乎比吃药见效更快,因此更愿意选择输液。那么,这个观点真的正确吗?输液和吃药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输液真的比吃药效果更快吗?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输液和吃药?

吃药:口服药物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药物通常以片剂、胶囊、颗粒等形式存在,通过口服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病灶部位发挥作用。

输液:输液则是通过静脉给药的一种方式。药物溶解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等载体中,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快速达到病灶部位。

输液和吃药的优缺点

吃药的优点:

方便:口服药物携带方便,服用简单,可以在家中或工作场所随时服用。

安全:口服药物一般需要经过胃肠道的吸收和代谢,减少了药物直接对血管的刺激,相对更安全。

经济:口服药物的价格相对较低,不需要额外的医疗设备和人力成本。

吃药的缺点:

吃药虽有优点,但也有缺点。比如起效慢,因口服药需经消化道吸收和分布。且部分药物受食物、胃酸等影响,生物利用度降低。但不能仅据此否定吃药,应综合考量其利弊。

输液的优点:

起效快,药物直接入血液循环,避开消化道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高,能迅速达病灶,疗效显著。还适用于特殊情况,像昏迷、呕吐、吞咽困难等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输液是唯一给药方式。

输液的缺点:

其风险较高,需专业医护操作,有感染、过敏等隐患。而且不便,要在医院或诊所进行,时间长,患者需长时间静止。此外,费用较高,涉及额外医疗设备及人力成本。

输液真的比吃药效果更快吗?

从理论上讲,输液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消化道吸收的过程,因此起效确实比口服药物更快。但这并不意味着输液在所有情况下都比吃药更有效或更适合。

病情严重程度:

严重病情:对于严重的疾病,如急性感染、休克等,输液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失衡、迅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挽救生命。

轻微病情:对于轻微的疾病,如普通感冒、轻度腹泻等,口服药物已经足够,输液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风险和费用。

药物性质:

需要迅速起效的药物:如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输液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缓慢释放的药物:如一些慢性病治疗药物,设计成口服药物是为了缓慢释放,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输液反而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患者个体差异:

年龄和身体状况: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输液需要谨慎考虑,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过敏史:对于某些药物过敏的患者,输液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过敏史询问和皮试,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输液的潜在风险

虽然输液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感染风险:输液过程中,如果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输液中的药物或载体溶液过敏,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损伤:长期输液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形成静脉炎或静脉血栓。

药物不良反应:输液药物浓度较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在选择给药方式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药物性质、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

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最合适的给药方案。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或输液。

权衡利弊:患者应了解输液和吃药的优缺点,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不要盲目追求快速见效而选择输液,也不要因为害怕输液而选择口服药物,忽视病情。

监测反应: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输液,患者都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结语

输液和吃药是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各有优缺点。输液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比吃药起效更快,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都更适合。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药物性质、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给药方式。同时,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