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黔东南州天柱县以“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保障母婴安全”为核心,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天柱县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妇幼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指定专人负责该县孕产妇健康管理、危急重症救治等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强化资金保障,确保每年妇幼健康服务项目资金足额到位。2024年,该县妇幼健康公卫项目资金到位230余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服务+指导+管理+整改”推进模式,强化对项目资金和项目实施的过程监管,制定了对孕产妇漏管、高危孕产妇不规范管理、随访漏访等问题的惩处措施,有效提升了项目工作质量。
紧盯关键环节,优化孕产妇孕期健康管理。天柱县充分发挥村级一线阵地作用,建立育龄妇女孕情监测体系,对村级孕产妇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针对不同孕妇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特别是对有高风险因素的孕妇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对于评估结果为黄色、紫色、橙色、红色的高危孕产妇,实行县乡村三级个案动态跟踪管理,追踪随访。近三年来,累计上门动员和免费转运高危对象200余人次,实现高危孕产妇100%住院分娩。此外,该县每年开展2次母婴保健,实现PDCA和SDCA双循环,确保质量提升。通过开展“妈妈课堂”,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母婴保健知识等形式,提高孕产妇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救治能力,提升孕产妇救治管理水平。天柱县建立快速反应医疗团队,每季度开展2次快速反应团队应急演练工作,加强各科室的协作配合,完善孕产妇多学科联合救治方案,使危重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强化技术创新。2024年,该县通过验收的妇科、产科新技术、新项目共计23项,全年抢救危重孕产妇18人次,抢救危重新生儿84人次,抢救成功率100%。该县还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全方位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2024年,共派出14名医护人员参加上级医疗机构各类专业中长期培训,短期学术培训学习37人次,院内培训700余人次,“三基”技能操作培训4期,培训人次120余人次。
(本报通讯员 龚偕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