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黔南州三都自治县抢抓“组团式”帮扶机遇,以都江镇、周覃镇卫生院为试点,打好下沉优质资源、规范就诊流程、强化人才培养“组合拳”,逐步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效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下沉优质资源,确保基层医院“接得住”。制定《三都自治县医疗集团总院科室共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分别在都江镇、周覃镇卫生院以妇产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三个科室为试点,探索建立医共体总院与基层医院科室共建机制,加强基层医院重点特色科室建设。同时,以“组团式”帮扶专家为主、业务骨干为补充的团队,常态化到基层医院坐诊,指导基层医院开展诊疗用药服务,让专家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并开通总院和基层医院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基层群众患者得到就近、便利、及时有效救治。今年以来,医共体总院与基层医院成功共建口腔科、眼耳鼻喉等7个专科,下沉口腔、中医、妇科等专家270余人次,接诊处置服务3600余人次,解决群众就地看专科问题;开通签约服务对象绿色通道双向转诊转院1200余次。
规范就诊流程,确保患病群众“愿意去”。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急危重症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到总院集中救治,落实基层首诊和急慢分治。实行在县级医院已完成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下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由县级医院跟踪指导后续诊治康复工作,提高县级医院病床周转率。同时,开通医疗集团内转诊绿色通道,实行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优先安排住院服务,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今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700327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3512人,同比增长9.97%。
强化人才培养,确保服务能力“跟得上”。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机制、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和“DIP”付费改革,建立定期坐诊、巡诊、远程问诊等机制,实行每月选派不少于20人次的帮扶专家和业务骨干定期到都江镇、周覃镇中心卫生院坐诊,采取查房带教、手术示教、专科知识培训等多形式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同时,开通进修绿色通道,免费接收基层医院共建科室5名骨干到总院进修学习,建立“团队带团队、专业带专业”的“组团式”学科团队培养模式,提高基层综合诊疗水平,形成有序、专科、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梯队建设,稳步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教育培训5次,培训人次为1733人。
(三都自治县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