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医”路向前幸福长 - 数字报刊系统 “医”路向前幸福长<br>——铜仁市深化医改做好民生答卷 门诊开放日活动让医疗服务有温度更舒心<br>中山一院贵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安院区)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路向前幸福长
——铜仁市深化医改做好民生答卷

作者:○ 何 川

医疗资源质量稳步提升。思南县人民医院、德江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省县级综合医院中仅有两家“三甲”,全部落户铜仁。县级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达60%,位居全省前列。

铜仁市中医医院、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均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已在全市形成了以2家三甲中医院为龙头,3家三级中医院和6家二级(甲)中医院为骨干,180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为网底,近100家社会办中医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在全省率先启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被省政府调研组评价为“起步最早、合作最深、派驻专家最多、成效最好”。

群众看病价格大幅下降。设备、耗材、药品价格大大降低,“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快速就诊……

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铜仁市千方百计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多维多方发力    医改春风吹遍城乡大地

铜仁市多维度发力,精心编织全民健康保障网,让医疗的温暖融入每一个角落。

创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地市级行政区医改评价中,铜仁排名省内第1、西部第7、全国第21位,获奖励400万元。印江自治县中心村卫生室改革获2023年全省真抓实干确有成效地区(全省共4个),获奖励87万元。

创新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改革。创建医疗健康数据中台,接入全市30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汇聚300余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15.76亿条医疗健康数据,实现市县两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跨层级、跨机构互信互认,荣获“铜仁市2024年十佳大数据应用场景”评选创新案例。

创新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铜仁市作为全省唯一市州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已印发相应工作方案和要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铜仁市秉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理念,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资源配置得到了均衡布局,基层服务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如今,铜仁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3645个,其中医院14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59家,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家,多所高级别医院拔地而起,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也紧随其后,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医疗保障。

注重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铜仁市县级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高达60%,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全省3家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有2家在铜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二级医院数量同样领跑全省。县级医院二级甲等医院达100%,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100%。

这意味着,在铜仁,无论市民身处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下沉      确保百姓就医少花钱少跑路

从城市到乡村,从大型医疗机构到村卫生室,铜仁医改正以实际行动,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健康铜仁”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万山区万山镇犀牛井村卫生室,费医生感慨:“现在,社区医疗设备更新,医护人员更专业,群众看病不愁了。”

而在一个偏远村庄,65岁的王大爷也深感医疗服务的便捷:“以前看病难,现在医生定期来村里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近年来,铜仁市致力于破解“看病难”问题,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赢得了“起步最早、合作最深、派驻专家最多、成效最好”赞誉。3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18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相继落成,9家“千县工程”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其中7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2024年11月26日,思南县瓮溪镇卫生院汤家坝院区揭牌开诊,设立乡镇卫生院医疗延伸服务点,进一步扩大服务辐射范围,让老百姓就近能看病,最大程度节约就医时间和成本。

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不生病,是群众对医疗服务最迫切的期待。瓮溪镇卫生院汤家坝院区的投入运营,为边远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渠道以及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汤家坝院区的投入使用,极大方便该村及周边村寨群众看病就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基层,有效降低了群众的看病就医成本,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体现。

“过去我们在卫生室看病,但卫生室的条件有限,如果去镇卫生院看病,往返要花费40多分钟,现在村里有了医疗服务点,一般感冒之类的病就不需要跑到镇卫生院去了。”汤家坝村村民汪彬说。

2024年,思南县设立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延伸点12个,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条件,节约群众的就医时间和成本,还充分利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帮扶政策,邀请县级医疗团队开展义诊活动,推动县乡医疗资源向乡村下沉。

三甲捷报频传    中医药事业持续迈上新台阶

今年1月,喜报频传,铜仁市中医医院与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均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这一成就彰显了铜仁市在中医药服务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劲实力,两家医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医疗服务质量、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达到了省级高标准。

晋升“三甲”不仅是对两家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高度认可,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已在全市形成了以2家三甲中医院为龙头,3家三级中医院和6家二级(甲)中医院为骨干,180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为网底,近100家社会办中医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的健康提供了更多保障,让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成为健康铜仁建设的重要支撑。

入冬以来,进入流感高发期,在思南县张家寨镇林家寨村卫生室,不时有群众前来看病问医,村医林家昌、何邦华每天要为30多位群众接诊。同时,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作用,还熬制中药“大锅汤”,免费为看病的群众御寒和防治感冒。

“天气越来越冷,感冒和咳嗽的村民越来越多,除了给乡亲们看病、开药,我们每天都熬制‘大锅汤’,让来看病的乡亲们喝点热汤暖暖身子,还可以预防流感。”林家昌说,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包括食疗、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未病理念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强调通过预防保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

在石阡县中医医院经典病房,中医理疗越来越受到市民的追捧,前来就诊的患者正在用中药泡脚,旁边的理疗室里,医生正在给老年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铜仁市各医疗单位注重国内古今名医经验继承及科内名医经验传承,加强科室人才队伍的培养及引进,不断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调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持续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提升中医药防治疾病能力,更好地造福百姓健康。

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中医药发展事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和建设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把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纳入全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中医药发展服务体系,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投入,为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

铜仁市人民医院.JPG

铜仁市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