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风后,中医调理有良方 - 数字报刊系统 PDCA循环助力医疗服务更上新台阶 中风后,中医调理有良方 胃肠手术患者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肺结核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风后,中医调理有良方

作者:南宁悦年华康复医院 黎业恳

在人生的长河中,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然而,疾病总是不期而至,中风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面对中风后的康复之路,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宝贵的调理方案。

中风后的中医调理原则

中医对中风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其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中风后,患者往往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这些都是气血瘀滞、经络阻塞的表现。因此,中医调理的核心在于调整阴阳平衡,促进气血通畅,以达到恢复身体机能的目的。

中医调理的具体方法

1. 针灸疗法:疏通经络,唤醒潜能

针灸,作为中医的瑰宝,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身体自愈能力,促进气血流通。对于中风患者而言,针灸能够有效改善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

常用穴位:如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是强身健体的要穴,能促进气血生成与循环;合谷,位于手背,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对于面部及口部的恢复尤为有效。

操作建议: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医师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针灸方案。初次接受针灸时,可能会有轻微的酸胀感,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注意事项:针灸期间,患者需保持放松,避免紧张情绪影响效果。同时,针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针眼处受风。

2. 中药治疗:内外兼修,调和气血

中药,以其天然草本的力量,温和而深入地调理身体。中风后的中药治疗,旨在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促进脑部及身体的恢复。

常用中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活血,黄芪补气固表,这些药材组合使用,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服用方法:中药通常需煎煮后服用,每剂药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分早晚两次温服。具体剂量和配方应由中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影响药效。同时,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药物吸收。

3. 推拿按摩:舒缓肌肉,促进循环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刺激穴位和肌肉,不仅能够缓解中风后的肌肉僵硬和痉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常用手法:揉法,用于放松紧张的肌肉;捏法,适用于肌肉较厚的部位,如大腿、小腿;推法,可沿经络方向推动,促进气血运行。

操作指南:推拿按摩时,力度应适中,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每天可进行1-2次,每次约20-30分钟。对于瘫痪侧肢体,应重点按摩,以促进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注意事项:推拿按摩前,应确保皮肤清洁,无破损或炎症。按摩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4. 其他辅助疗法:多管齐下,全面康复

除了针灸、中药和推拿按摩,中医还提供了艾灸、拔罐等辅助疗法,以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艾灸: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热刺激,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中风后畏寒肢冷、关节疼痛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拔罐:利用负压原理,在皮肤上形成局部淤血,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疼痛。适用于中风后肌肉僵硬、疼痛明显的患者。

注意事项

中医调理虽好,但并非一蹴而就。在中风康复的道路上,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个体化方案: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中医调理方案也应因人而异。务必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

2.康复训练:中医调理应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共同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3.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中风康复至关重要。

4.心理调适:中风后,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

5.定期复诊:中风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应定期复诊,进行相关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结语

中风,虽然给生命带来挑战,但并非不可战胜。中医调理,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温和的力量,为中风患者点亮了康复的希望之光。记住,康复之路虽长,但每一步都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