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耐药性癫痫领域研究近20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遵医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徐祖才的研究成果“难治性癫痫的生物学标记物及其信号分子机制研究”“癫痫形成及其药物干预的机制研究”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站在了全省从事癫痫专病临床诊疗与研究的制高点。
“挽救一个生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身为江西人,徐祖才在贵州生活的时间早已多过故乡。
追及25年前来到贵州的缘由,徐祖才平静地道出了“学医”二字。
学医,这是徐祖才自小便定下的目标:“小时候,父亲因患脓毒血症一度住进了ICU,是医生想方设法为他去病除疾,救回了一条命,那种全家劫后余生的感受我一天都没有忘记。挽救一个生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推己及人,自那时起,他立志学医,并在2000年考入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阶段,他在重庆医科大学先后跟随全国知名癫痫专家陈阳美教授和王学峰教授学习,进一步坚定了投身癫痫领域的决心。“对患者了解得更多,想为他们做的就更多,就想学好技术把来找我看病的人的问题解决了,让他们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徐祖才说。
学成后,徐祖才选择回到贵州,成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医师。
“难治并非不治而是耐药”
“这是个特殊的群体,多数患者都会有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共病,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需要我们整个研究团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交流,治病更要医心。”徐祖才说。
癫痫患者小黄(化名)在2024年与女友喜结良缘,然而,3年前,他曾一度认为此生都无法步入婚姻。转机源于小黄到遵医附院癫痫专病门诊就诊。“患者当时自述从10多岁开始发病,跑了很多家医院,但效果不明显,我当时就考虑他可能是属于耐药性癫痫。”徐祖才说。
仔细翻阅小黄提供的头颅影像资料,徐祖才发现了端倪,患者存在一侧海马硬化,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切除。多学科治疗团队进行的术前评估肯定了这一方案,这让小黄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经手术治疗,小黄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工作逐渐回到了正轨。
癫痫往往伴随着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基于临床数据,徐祖才带领团队研发了疾病登记和全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癫痫患者全流程的监测及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为更好地指导服务病患,徐祖才建立了医患沟通微信群,团队成员共同为患者解答疑问,至今已建立12个,管理对象近2000名,受到广泛赞誉。
“让更多患者就近接受规范化治疗”
临床、科研两相发力之余,徐祖才带领团队奔赴基层医院开展讲座科普、义诊咨询等活动,以期帮助更多患者。
几次义诊的经历让徐祖才下定决心:在退休之前,走遍贵州各个区县,推广科学诊疗和管理癫痫患者的技术和理念。
此后,徐祖才带领团队积极下沉县级医院,先后与省内20余家县医院签订了癫痫专病联盟,并通过科室发起的癫痫病研修班,为基层医院培养了多名能独立看癫痫病的实用型人才。
自2021年举办第一期癫痫专病研修班以来,团队已连续3年举办研修班,成功培养了7名来自基层医院的专病医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没有办法来到遵医附院的患者也有诊疗需求,为基层医院培养专病医生,让患者能够就近接受规范化诊疗,是每一位癫痫专病医生共同的愿望。”徐祖才说。
徐祖才的努力得到了广泛认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首届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名单中,徐祖才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