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药煎服有什么讲究? - 数字报刊系统 中药煎服有什么讲究? 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与预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须知 预防性肠造口术后的护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药煎服有什么讲究?

作者:桂平市中医医院 赖德文

在中华医药的宝库中,中成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便捷的使用方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无论是风寒感冒时的一杯温热感冒清热颗粒,还是调理身体时的一碗浓郁六味地黄丸汤,中成药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要让中成药发挥出最佳疗效,煎服方法可是大有讲究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成药煎服的那些事儿,让您在享受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也能做到科学用药。

了解中成药的种类

中成药种类繁多,根据剂型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丸、散、膏、丹、片、胶囊、颗粒等多种类型。其中,需要煎服的主要是中药饮片自行煎制而成的汤剂,以及一些特定的颗粒剂或粉剂(需冲调服用)。不同类型的中成药,其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各不相同。

煎药前的准备

在正式煎药之前,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和药物的安全使用。

选对器具:煎药首选砂锅或陶瓷锅,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容器,以免金属离子与药物成分反应,影响药效。

水质选择:纯净水或自来水均可,但需保证水质清洁,避免使用含有过多杂质或异味的水。

浸泡药材:煎药前,应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煎药的步骤

首次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浸泡水一同倒入锅中,水量以浸没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保持微沸状态约30分钟。其间可适当搅拌,以防药物粘锅。

第二次煎煮:首次煎煮后,滤出药液,再加入适量冷水(略少于首次),再次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20~30分钟。两次煎煮的药液合并,混匀后分次服用。

特殊药材处理:

先煎:如矿石类、贝壳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需先煎30分钟左右,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后下:如薄荷、砂仁等芳香类药物,宜在药汤即将煎成前的5~10分钟加入,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包煎:如车前子、滑石粉等细小、易漂浮或粘锅的药物,需用纱布包裹后再煎。

另煎:如人参等贵重药材,为减少损失,可单独煎煮,药液与其他药液合并服用。

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物,应单独加热融化后,兑入药液中服用。

服药时间与频次

一般中药汤剂宜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但也有例外,如治疗胃病的药物,通常饭前服用效果更佳;安神助眠药则宜睡前服用。此外,根据中医理论,不同脏腑的疾病有不同的服药时间要求,如治疗肺病的药物宜在清晨服用,治疗肾病的药物宜在傍晚服用。根据病情和医嘱,一日可服用2—3次,每次服用量应均匀分配。对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调理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调整服药频次和剂量。

服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无论是自煎的中药汤剂还是现成的中成药,都应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和说明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服药时间。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具体忌口食物应咨询医生。

注意观察:服用中成药后,应留意身体反应,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存储方法:未煎制的中药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处;煎好的药液应冷藏保存,一般不超过3天,服用前需加热至温热状态。

中成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同时使用中成药和西药。此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因为某些中药成分可能影响西药的吸收、代谢或排泄,从而增强或减弱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确保用药安全。

误区澄清

误区一: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虽天然,但使用不当同样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二:越贵的中成药效果越好。药物的价值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是否对症。

误区三:中成药可以长期当保健品服用。中成药是用于治疗疾病的,无病无需服用,长期滥用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失衡。

总之,中成药煎服虽看似平常,实则蕴含诸多专业知识。大家按照这些要点操作,就能保障中成药发挥最佳药效,助力身体康复。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中医师,确保用药科学合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