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那些密密麻麻的检验单,就像是孕期路上的一个个小路标,它们不仅记录着宝宝的成长足迹,也反映了妈妈的身体状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检验单上的那些“秘密”,用轻松易懂的方式,探索孕期检查背后的故事。
血常规: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它们是携带氧气的“运输工”,偏低可能意味着贫血,孕期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补铁是改善贫血的重要手段,铁剂、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都能帮助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另外,喝茶和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补铁期间尽量少喝或不喝。
白细胞:身体的“卫士”, 孕期白细胞增多大多是正常现象,从孕7周开始,白细胞就开始逐渐增多,一般孕30周达到高峰,约为(5~12)×10^9/L,有时可达15×10^9/L。如果孕期白细胞增多,同时伴有发热、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时,应考虑体内存在感染的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查找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血小板:负责止血的“小勇士”, 孕期血小板会呈轻度下降趋势,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过多,会影响准妈妈的凝血功能,分娩时可能发生大出血等意外情况,所以,孕期应密切监测血小板的变化。
小贴士:孕期由于血容量增加,部分妈妈可能会出现生理性贫血,不必过分惊慌,但合理饮食,适当补充铁剂是关键。出现疲劳、脸色苍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尿常规:尿液里的健康密码
尿常规检查简单却意义重大,通过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成分等,医生能捕捉到不少身体的信息。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很少,如果出现大量蛋白尿,可能是肾脏负担加重或妊娠期高血压的预警。
尿糖:虽然孕期血糖调节会有所变化,但持续的尿糖阳性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前无糖尿病的孕妈妈若孕期出现尿糖阳性,需要结合空腹血糖、妊娠25-28周的OGTT,诊断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孕期出现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可能是由于肾糖阈降低引起的,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尿酮体:如果孕妈呕吐严重或饮食不足,身体会分解脂肪供能,导致尿酮体升高。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调整饮食,避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白细胞、亚硝酸盐:提示泌尿系统存在细菌感染。孕期一旦确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隐血、红细胞计数:泌尿系统炎症、结石等都可出现血尿。
小贴士: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定期产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尿液中的异常信号。
肝肾功能:孕期“后勤部长”
肝肾功能检查,就像是孕期身体的“后勤保障部”,确保母婴营养供应和废物排出顺畅。
转氨酶:肝脏健康的“晴雨表”,轻度升高可能是孕期生理变化,但持续升高需警惕肝炎或肝脏负担过重。
肌酐与尿素氮: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指标,异常可能意味着肾脏受损。
白蛋白: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减少可能提示营养不良或肝脏问题。
小贴士: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是维护肝肾功能的好习惯。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甜蜜的负担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直接反映当前的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孕期血糖升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巨大儿)或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效果的“金标准”。
小贴士:孕期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必要时进行糖耐量测试,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
传染病筛查:守护宝宝的“隐形盾牌”
乙肝、丙肝:通过血液检查,了解妈妈是否携带病毒,阳性者需采取母婴阻断措施,避免传染给宝宝。
艾滋病与梅毒:虽然发生率低,但早期筛查、早期治疗能有效避免母婴传播。
TORCH检查
TORCH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孕妇感染TORCH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可垂直传播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所以,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TORCH检查,如果孕妇感染了TORCH,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终止妊娠。
血型与抗体检测:为宝宝准备“安全通行证”
ABO血型与Rh因子:了解妈妈的血型,预测可能的血型不合,为宝宝准备必要的血液制品。
不规则抗体筛查:极少数妈妈可能携带稀有抗体,提前知晓可避免输血时的意外。
每一张检验单,记录的不仅是数字,更是对妈妈和宝宝健康的守护。准妈妈们要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保持与医生的沟通,遵循专业建议,为迎接健康的宝宝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