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黎平县 织牢基层卫生健康网底    答好群众医疗需求问卷 - 数字报刊系统 铜仁市 178名“健康副厂长”入企服务 “热血”暖春日 凤冈县:流动医院进村寨   医疗服务零距离 黎平县 织牢基层卫生健康网底    答好群众医疗需求问卷 民进黔西南州委 调研安龙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 开阳县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习水县 推动家庭医生信息化签约落地落实 黄平县 上好开学第一课护孩子健康成长 三穗县 多部门联动监督检查校园食品安全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黎平县 织牢基层卫生健康网底 答好群众医疗需求问卷

黔东南州黎平县始终坚持以人民卫生健康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在医疗资源配给上点面兼顾,同向发力,实现县级全面突破、乡镇大幅提升、村级基础稳固,织牢基层卫生健康网底,交出群众满意答卷。

做强县级医疗资源总量

群众就医愁盼问题“担得起”

黎平县“五大中心”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创伤中心加入国家创伤中心联盟。“五大中心”的建设使院前急救与乡镇形成网络,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持续加强“5+2”重点专科、中医优势专科、妇幼特色专科等学科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建立跨区域专科联盟6个,建成“名医工作室”5个、“博士工作站”3个,积极争取佛山市医疗帮扶11人,省内三级以上医院帮扶16人,县内医治大病、重病的能力不断增强。明确41个医疗质控中心指导监督全县医疗机构质控工作,群众就医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县级三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落实总药师制度,赋予总药师充分的议事权和建议权,发挥指导监督作用,让群众就医更实惠、用药更安全。

做优乡级医疗保障水平

群众健康需求问题“信得过”

黎平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依托,逐步实现县乡医疗一体化。3家县级公立医院和28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共体,形成“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的需求得到解决。乡镇医疗业务收入连续3年实现20%以上增长。医院进入良性发展,群众就医更有保障。

黎平县以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为抓手,实现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已建成尚重、水口、洪州3家县域医疗次中心,覆盖黎平东、南、北三个片区,直接服务群众24万余人。片区内医疗机构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在科室建设、人才培养、急救能力、常规手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周边乡镇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明显缓解,群众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以医疗资源共享为纽带,以人力资源为载体,探索推行乡镇医疗机构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模式,6家乡镇医疗机构形成共同体,3强带3弱,融合发展。3家被帮带医院快速提升,留住了当地患者,医院债务清零。

做实村级医疗服务守护

群众看病兜底问题“稳得住”

黎平县委、县政府出台文件,从名誉、待遇、关爱、稳岗、健康五个方面给予在岗10年以上村医关心保障;与黔东南州职校合作,为黎平定向开设临床医学大专班,培养村医后备力量;落实村医带编招考2人,完成村医乡聘村用67人。

新建4个医疗延伸点,建筑面积近1200平方米,配齐相关设备仪器和医疗器械,乡镇卫生院派驻固定医疗团队,村医统一聘用,在延伸点就能实现检查、检验、住院、中医理疗等一体服务;完成69个村卫生室的改造提升。

开通“健康直通车”,打造“流动医院”,走近群众家,累计出动移动诊疗车129次,家门口服务群众6700余人次,“流动的医院、行走的医生”医疗服务车已经成为“幸福车”“健康车”,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好评。

2024年,黎平县“中医小馆”经验纳入贵州改革经验亮点,获州长杨光杰批示并在全州推广;县妇幼保健院连续五年获全省绩效考核第一名,县人民医院连续四年纳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县中医医院连续三年获得“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奖励;洪洲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通报表扬,水口镇卫生院“健康直通车”便民服务举措成为健康贵州基层亮点进行推广。

(黎平县卫生健康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