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深静脉血栓——隐秘的健康杀手 - 数字报刊系统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深静脉血栓——隐秘的健康杀手 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症状与应对 生活中的微生物检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静脉血栓——隐秘的健康杀手

作者: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梁国模

在心脑血管疾病谱中,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以其隐匿而致命的特性,悄然位列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成为第三大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肺栓塞作为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隐患,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每小时就有一人因肺栓塞相关疾病失去生命,静脉血栓因此被冠以“隐秘杀手”的称号。本文深入探讨深静脉血栓的基本概念、病因、诱发因素、症状表现,以及最为重要的——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一潜在致命疾病。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

深静脉血栓,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深静脉系统内的血液凝固现象,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常见。当静脉血液中的凝血机制异常激活,形成血凝块(血栓),它会阻碍血液正常回流,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肺栓塞。

探寻病因:三大元凶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归根结底,可归结为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这三大主要因素。

静脉壁损伤:静脉内壁是一层高度特化的单层扁平细胞,覆盖着含蛋白聚糖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静脉入口和汇合处因结构相对薄弱,易受损伤。一旦内膜受损,血小板便会黏附其上,纤维蛋白沉积,最终形成血栓。

静脉血流缓慢:外伤、手术、重病卧床、长时间旅行或产程过长等情况,均可导致血流速度减慢,细胞代谢受阻,局部凝血酶聚集,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血液高凝状态:大型手术是诱发血液高凝状态的常见原因,它改变了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的状态,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诱发因素:内外兼施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既受原发性遗传因素影响,也受继发性环境因素作用。

原发性因素:包括抗凝血酶缺乏、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遗传性疾病,以及蛋白C缺乏、V因子Leiden突变等凝血系统异常。

继发性因素:更为普遍,如肥胖、吸烟、创伤、骨折、手术、长期制动、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后,以及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脑卒中、脊髓损伤、长途航空旅行等,均可成为深静脉血栓的诱因。

症状表现:多样且易忽视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因其发生部位和阻塞程度而异,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毫无症状,直至发生肺栓塞才被发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典型表现为疼痛、肿胀,尤其是一侧下肢的疼痛性肿胀,行走时加剧。若血栓延伸至髂静脉和股静脉,疼痛加剧,并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

浅静脉血栓形成:则表现为受累静脉的触痛,沿静脉可触及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

预防为先:生活方式的调整

预防深静脉血栓,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选择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血液粘稠度。

足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ml,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适当运动:避免久站久坐,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等,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

抬高下肢:休息时,将双下肢抬高至心脏水平20-30cm,有助于血液回流。必要时,可穿戴弹力袜,辅助预防。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过量酒精均可损害血管内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应坚决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监控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其在正常范围内。

维持合理体重:肥胖是深静脉血栓的重要诱因之一,应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

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认是否形成血栓,并确定其部位和范围。

一旦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首选,包括抗凝药物以阻止血栓进一步增大,溶栓药物以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在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血栓抽吸术或放置下腔静脉滤器,以预防肺栓塞。

结语

综上所述,深静脉血栓,这一隐秘的健康杀手,虽悄无声息,却威胁巨大。通过本文介绍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其对健康的威胁降至最低。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关爱自己,守护家人,共同抵御深静脉血栓的侵袭,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