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揭开骨科手术麻醉的神秘面纱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高危妊娠后的科学护理 脚部损伤后的科学康复运动 揭开骨科手术麻醉的神秘面纱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开骨科手术麻醉的神秘面纱

作者: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吴洋

在医疗领域,骨科手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因意外导致的骨折,还是因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关节磨损,骨科手术都能通过修复和重建,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疼痛,从而极大地改善生活质量。然而,每当提起手术,人们往往会感到紧张和恐惧,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麻醉的未知和担忧。今天,就来一起揭开骨科手术麻醉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了解其基本知识和流程。

麻醉的基本知识

麻醉并非简单的“睡一觉”,它是一门严谨的医学科学,涉及到药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多个学科。

麻醉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和局部麻醉三大类。全身麻醉是指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病人全身失去知觉和痛觉。区域麻醉则是通过麻醉药物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达到局部无痛的效果,常见的椎管内麻醉(如腰麻、硬膜外麻醉)和神经阻滞就属于这一类。局部麻醉则是直接在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该部位失去痛觉。

麻醉药物是麻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见的麻醉药物包括麻醉剂(如丙泊酚、七氟烷等)、镇痛药(如芬太尼、吗啡等)和肌松药(如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等)。这些药物各有其作用机制,麻醉剂主要负责使患者失去知觉,镇痛药用于缓解疼痛,肌松药则使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

骨科手术麻醉的特殊性

骨科手术对麻醉的要求相对较高。骨骼和关节的手术往往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良好的暴露,这就要求麻醉医生能够提供稳定且可控的麻醉效果。同时,骨科手术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这也增加了麻醉的难度和复杂性。

在骨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全身麻醉适用于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或患者无法配合的情况。椎管内麻醉则通过阻断脊髓和神经根的传导,达到下肢或躯干无痛的效果,特别适用于下肢骨折、髋关节置换等手术。神经阻滞则是通过阻断特定神经的传导,达到局部无痛的效果,常用于上肢手术。

麻醉前的准备与评估

麻醉前的准备和评估是确保麻醉安全的重要步骤。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前禁食、禁饮,这是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术前用药,如抗生素预防感染、镇静药缓解紧张情绪等。

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病史询问可以了解患者的既往疾病、过敏史、用药史等,为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体格检查则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态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实验室检查则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麻醉过程中的监控与管理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陪伴在患者身边,负责持续监测和管理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任何异常,麻醉医生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麻醉深度的管理也至关重要。过浅或过深的麻醉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的反应,适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种类,确保患者处于适宜的麻醉状态。

在此过程中,麻醉医生还需与外科医生、护士等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共同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他们随时准备应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大出血、过敏反应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后的恢复与注意事项

手术结束后,患者会逐渐从麻醉中苏醒,苏醒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麻醉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确保患者安全度过苏醒期。术后疼痛管理是麻醉医生的重要职责,骨科手术疼痛较为剧烈,需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常用镇痛方法包括口服镇痛药、静脉镇痛泵、神经阻滞等,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疼痛变化。术后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一般数小时内会逐渐缓解,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术后应遵医嘱适当活动,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总结

麻醉作为骨科手术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和复杂性不容忽视。通过本文介绍,大家对骨科手术麻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术前应与麻醉医生充分沟通,了解麻醉方案;术后需遵循医嘱,积极管理疼痛和并发症,配合各项护理。医患双方共同努力,让麻醉成为患者康复路上的坚实保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