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一种特殊的化验方式——血培养检验 - 数字报刊系统 头痛的原因与护理秘籍 一种特殊的化验方式——血培养检验 接种疫苗后,宝宝不适怎么办? 重症心肌梗死急救全攻略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种特殊的化验方式——血培养检验

作者:岑溪市妇幼保健院 韦娟

抽血化验,这一临床辅助检查项目,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当医生提出需要抽取多瓶血液,且从不同部位进行时,不少患者会感到困惑甚至抗拒。其实,这种特殊的化验方式,正是血培养检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血培养的奥秘,了解它为何重要、何时进行、如何操作以及结果如何解读。

什么是血培养?

血培养,顾名思义,是一种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实验方法。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即血液中不含有任何微生物。然而,当人体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如经历手术、创伤、插管等操作,或机体免疫力下降,如营养不良、肿瘤、HIV感染、糖尿病等状况时,各种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穿透免疫系统,进入血液,造成血流感染。血培养就是通过采集患者体内的一定量血液,注入培养瓶中进行孵育培养,实时监测血液中有无细菌生长,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培养作为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最重要的检查之一,被誉为诊断血流感染、菌血症的金标准。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对心脏瓣膜、关节等脏器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多脏器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因此,血培养对于血流感染的临床病原学诊断、指导合理用药、实现精准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何时需要做血培养?

血培养并非随意进行,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征。当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培养:

1. 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寒战:体温≥38℃或<36℃。

2.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计数增多(>10.0×10^9/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或减少(<4.0×10^9/L)。

3. 炎症反应参数升高: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G试验)等。

4. 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等。

5. 肺炎伴有发热(≥38℃)。

6. 免疫缺陷患者伴全身感染症状:如HIV患者、肿瘤患者等,出现发热、寒战、低血压、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休克等症状体征。

7.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血管导管超过48小时:出现寒战、发热、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

如何正确进行血培养?

血培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血时机和采血量的选择。

1. 采血时机:

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血。如果患者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则应在下一次应用抗菌药物前采血。对于菌血症患者,建议在寒战或发热初起时采集血培养,因为此时血液中的菌量最多。

2. 采血量:

成人建议采集2-3套血培养(每套包括一瓶需氧瓶和一瓶厌氧瓶),总采血量约为40-60ml。

多套送检的目的是增加培养血量,提高阳性检出率;多点采集则有利于判断是否为污染菌。

有研究表明,在血培养瓶规定采血量范围内,每增加1ml采血量,血培养的灵敏度可增加3-5%。

儿童采血培养要求不同,应使用专用的儿童血培养瓶,采血量不应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

如何确保结果准确?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过程同样至关重要。每一步都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采集后的血培养标本应在2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立即进行孵育培养。如果运送延迟,血培养瓶应置于室温保存,切忌冷藏或冷冻。

多久可以知道结果?

血培养的结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等待。

1. 阳性结果:

如果有血流感染,70%以上的病原菌在24小时内可出现血培养阳性报警。48小时内阳性报警率可达到95%以上。血培养仪器报阳后,检验人员会在工作时间内2小时内通知临床初步的血培养涂片结果。同时,对血培养瓶内细菌进行转种分离培养,再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3天。

2. 阴性结果:

如果血培养5天内未监测到细菌生长,即表明血液中未检测到病原菌,此时实验室会发出阴性结果,说明患者可能未发生血流感染。

综上所述,血培养检验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临床辅助检查项目。它对于血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医生提出需要进行血培养时,患者应积极配合,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采血和送检。同时,了解血培养的相关知识,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检查项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