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望。为了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定期的产检成为孕妇孕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超声检查则是产检中的核心环节。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利用声波的反射和传播原理,通过探头对孕妇腹部进行扫描,从而获取胎儿的图像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孕期超声检查的相关知识,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了解并准备这项检查。
超声检查的安全性
许多孕妈妈对超声检查的安全性存有疑虑,特别是担心其是否对胎儿产生辐射影响。实际上,超声是一种声波,属于物理性的机械波,并非电离辐射,因此不会对生物体的分子造成电离辐射般的伤害。现代医学诊断所用的超声仪器发出的超声能量非常低,足以用于观察胎儿的血流及生长发育情况。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至今尚未有任何医学证据证明产科超声会对胎儿造成明显的短期或长期影响。因此,孕妈妈们可以放心接受超声检查。
孕期阴道超声检查
在早孕期,产科医生常建议进行阴道超声检查(阴超),以更准确地了解怀孕情况。部分孕妈妈对阴超存在顾虑,担心影响胎儿。实际上,阴超因更接近卵巢和子宫,探头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能更早发现宫内或宫外妊娠。检查时,医生会使用一次性隔离膜防止感染,探头仅放置阴道内,触碰宫颈外口,不进入宫腔,对胎儿无影响。阴超适用于评估异位妊娠、早孕期胎儿存活及发育情况,以及中晚孕期胎盘、宫颈等盆腔结构评价。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时,阴超是鉴别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孕妈妈无需顾虑。
孕期超声检查的次数及时机
一般来说,孕妈们在整个孕期至少需要进行6次产前超声检查,有时根据孕妈及胎儿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增加检查次数。以下是孕期超声检查的常规安排:
孕6~8周:主要确认是否宫内孕、孕囊位置、胚芽个数及有无胎心等。
孕11~13+6周:即NT检查,主要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用于筛查唐氏综合征和一些早期的严重畸形。
孕16~18周: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心率、羊水量、胎盘等,初步筛查胎儿畸形。
孕20~26周:即系统性超声筛查(大排畸),通过超声筛查胎儿器官是否有畸形。这是所有产科B超检查中最重要的检查,建议最好在22-24周进行,一般不超过26周。需要注意的是,大排畸检查并不能筛查出所有的胎儿畸形。
孕28~32周:俗称“小排畸”,主要检查胎儿发育情况,观察胎盘位置,评估羊水、脐带情况等,同时对胎儿系统结构畸形进行一次查缺补漏筛查。
孕37周左右:主要测量胎儿大小,评估胎位和体重,观察羊水情况、脐血流情况、胎盘位置及胎盘成熟度等,以评估及确定分娩方式。
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级
产前超声检查通常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级别越高,检查内容越详细。
Ⅰ级产前超声检查:适用于所有孕妇,主要对胎儿大小进行评估,不对胎儿结构畸形进行筛查。
Ⅱ级产前超声检查:适用于所有孕妇及有阴道出血、下腹痛等症状的孕妇。主要评估胎儿大小、羊水量、胎盘以及筛查卫健委规定的六种严重结构畸形。
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大排畸超声):适用于所有孕妇,特别是疑诊胎儿畸形或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的孕妇。除对胎儿大小及六大类致死性畸形进行筛查外,还对胎儿主要解剖结构进行系统观察。
二维、三维与四维超声
许多孕妈妈认为三维和四维超声比二维超声更高级、看得更清楚。实际上,所有产科彩超都是用二维切面进行检查的,三维和四维只是后续的一些合成手段。二维超声分辨率高,是胎儿畸形筛查最重要的方法。三维超声是胎儿面部成像的图片,而四维超声则是三维的动态图。在排除胎儿结构畸形方面,三维和四维彩超并无特别优势,它们可以作为二维超声的辅助手段。当二维超声发现胎儿有异常时,超声医生会进一步使用三维探头扫查以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超声检查当天的准备
检查当天孕妈妈无需禁食,穿着宽松衣物,保持心情愉悦,按时到达超声科即可。早孕期腹部超声需适度憋尿,阴超则需排空小便。孕11周后腹部超声一般无需憋尿,但特殊情况可能需遵医嘱适度憋尿。胎儿NT检查及系统性超声检查时间较长,可能受孕妈妈、胎儿姿势、羊水量等因素影响。若宝宝不配合,检查时间可能延长,孕妈妈们需耐心准备,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总之,孕期超声检查是确保胎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手段。准妈妈们应了解超声检查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安排,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