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正确勤洗手,关爱患者爱护自己 - 数字报刊系统 遭遇鱼刺卡喉,可利用CT精准定位 手术室探秘:设备齐全,安全第一 正确勤洗手,关爱患者爱护自己 医保收费新规解读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确勤洗手,关爱患者爱护自己

作者:防城港市上思县人民医院 覃丽祯

医院环境藏细菌病毒,威胁众人健康。勤洗手作为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其在医院的重要性,介绍正确洗手方法与时机,如“七步洗手法”及接触患者前后等关键时刻需洗手。同时,强调通过文化与习惯力量,共同构建医院健康防线,守护每位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

认识双手的“隐形威胁”

我们的双手,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活跃的部位,每天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体和表面,从门把手到电梯按钮,从钱币到手机,无一不是病菌的潜在藏身之处。

据研究显示,一双未清洗的手上,平均携带有超过1000万个细菌,其中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感染的病原体。

在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中,由于患者集中、治疗操作频繁,手部污染的风险更是大大增加。

医院内的病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传播速度快,尤其是在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或污染物后,如果不及时洗手,这些病菌很容易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触摸门把手后他人再接触)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因此,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勤洗手的科学依据

洗手,动作简单却科学原理深厚。流动水和肥皂能去除手部污垢、油脂及微生物,肥皂中的成分可破坏病菌细胞壁,将其冲走。对于难清除的病毒,如新冠病毒,含60%酒精的洗手液能迅速灭活,降低传播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及多国卫生部门强烈推荐关键时刻执行手卫生措施,如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酒精洗手液消毒。

研究证实,有效手部卫生能减少约30%的医院相关感染,对提升医疗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意义重大。

因此,勤洗手不仅是个人卫生习惯,更是医院防控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重视并实践,为医院健康环境贡献力量。

正确的洗手方法与时机

正确的洗手方法,即“七步洗手法”,是保障手部卫生的核心步骤。

首先,用流动水充分湿润双手,为接下来的清洁打下基础。

接着,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于双手掌心,确保清洁剂的全面覆盖。

第三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形成初步的清洁效果。

第四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深入清洁指缝间的污垢。

第五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进一步确保指间的清洁。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全面清洁指关节部位。

第七步,拇指在另一手掌中旋转揉搓,交换进行,专注于清洁容易被忽略的拇指区域。

完成所有步骤后,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并用干净毛巾、一次性纸巾擦干,或使用烘干机烘干双手。整个过程应持续至少20秒,以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充分且有效的清洁。

洗手的时机同样关键,医院环境中接触患者、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污染物后等,以及手部脏污或怀疑被污染时,都应立即执行这七步洗手法,确保手部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洗手产品

选择洗手产品需考虑实际情况和肤质。普通肥皂适用于日常清洁,能有效去除污垢和多数细菌。抗菌肥皂虽杀菌更强,但长期用可能刺激皮肤或破坏菌群平衡,不宜频用。

酒精基洗手液在医院特别适用,快速杀菌且无需水洗,尤其适合无水源或需快速消毒时。但酒精会干燥皮肤,频繁使用易致干裂,使用后应涂护手霜保护。

因此,选对洗手产品,既保健康又护肌肤。

洗手设施与环境优化

医院应合理规划洗手设施的布局,确保每个病房、诊疗区、走廊等关键区域都有便捷的洗手站点。

洗手池应配备感应式水龙头,避免交叉感染;提供充足的洗手液、一次性纸巾或烘干设备,确保洗手后能快速有效地干燥双手。同时,定期对洗手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挑战与对策

勤洗手虽重要,但实施面临挑战:医护人员忙碌、洗手设施不足、重视程度不一。

医院应优化流程,确保时间;增设洗手设施,特别是高风险区;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全院手部卫生意识。通过这些措施,克服挑战,共同维护医院手部卫生。

结语

勤洗手,医院健康的关键。它不仅关乎个人,更影响医院整体安全。借助科学洗手法、适宜产品、优化环境及文化引领,我们能共筑防线,抵御病菌。这不仅是个人习惯,更是全院共同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勤洗手成为医院最美的风景,守护每位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