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有关疟疾的相关知识 中医角度看咳嗽,分型治疗更有效 如何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作者:来宾市人民医院 陆伟光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该病的特点是关节和脊柱的炎症导致疼痛、僵硬,如不能及时治疗,病情控制不佳,可逐渐发展为脊柱强直和畸形,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对于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及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因

强直性脊柱炎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异常有关。遗传因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携带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不过,HLA-B27阳性并不一定会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此外,感染因素,特别是泌尿、生殖道或胃肠道感染,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免疫因素方面,众多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过程。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女性发病率较低。多数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等。

早期症状:早期表现为疼痛,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晨起或久坐后常有腰背部或臀部疼痛,活动后可减缓。疼痛可能伴有僵硬感,特别是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称为“晨僵”。

中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脊柱各个椎体之间会逐渐融合,出现强直的情况。脊柱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少,转身困难,腰椎前凸消失,胸廓变硬,逐渐形成驼背畸形。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足跟痛、足掌痛、肋间肌痛等表现。

晚期症状:晚期常出现髋关节的屈曲挛缩,导致特征性的固定步态,直立位时双膝关节被迫维持某种程度的屈曲。整个脊柱日渐僵硬,胸廓活动度显著减少,影响呼吸功能。此外,强直性脊柱炎还可能影响眼睛、肺部、心脏等其他器官,出现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结膜炎、升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病变。

为什么背直不起来?

那么,强直性脊柱炎究竟是如何导致背部无法挺直的呢?这主要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关节和韧带的破坏: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脊柱的关节和韧带发生炎症、水肿和破坏。这些病理变化使得关节和韧带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和稳定性,无法维持脊柱的正常形态。

骨赘的形成:在炎症的刺激下,脊柱的关节边缘和韧带附着点会形成大量的骨赘。这些骨赘不仅限制了脊柱的活动范围,还可能导致脊柱的弯曲和畸形。

脊柱的融合:随着病情的进展,脊柱的各个关节和韧带逐渐融合,形成竹节样的外观。这种融合使得脊柱失去了原有的活动性和柔韧性,导致背部无法挺直。

肌肉的萎缩和无力:由于长期疼痛和活动受限,脊柱周围的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这些肌肉的萎缩进一步加剧了脊柱的弯曲和畸形,使得背部更加难以挺直。

如何应对强直性脊柱炎?

面对强直性脊柱炎这一挑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腰背痛、僵硬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

物理治疗:通过水疗、微波、蜡疗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体育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等,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

生活管理与预防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不良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康复运动锻炼,如扩胸运动、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脊柱和背部肌肉的力量。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和潮湿的侵袭,减少对局部的不良刺激。

及时就诊:一旦出现骶髂关节不适、腰背疼痛超过3个月且活动后晨僵缓解的情况,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进行系统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虽可导致背部逐渐僵硬、失去正常曲度,但通过早期识别、规范治疗与积极管理,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及时就医,科学防护,让健康之路不再因强直而曲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