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韦贞禄是黔西南州安龙县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中年龄最大的委员。在今年的安龙县两会上,他提出,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及申报命名。
据介绍,韦贞禄出生在安龙县栖凤街道幺塘村洞洒组一个布依族家庭,2017年10月从安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老干局局长的岗位退休。
“我对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及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从未放弃。”韦贞禄退休后,致力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及申报命名工作,深入安龙县万峰湖镇坝盘村、永和村坡桑组、龙广镇纳西古寨等比较有名的少数民族村寨,对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
在韦贞禄看来,安龙县传统村落一直未得到更好的挖掘、保护、申报、命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到位,忽视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在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中,不同程度破坏了传统村落风貌;农村住房理念变迁和传统村落保护产生新的矛盾,原有传统民居被现代高楼所遮挡、淹没,建筑物风格各异,致使原有传统村落逐渐消失;相关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申报力度意识不强,目前,安龙县没有一个村寨列入国家名录的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名录的贵州传统村落。
韦贞禄建议,宣传贯彻执行《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意识;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措施,建立协调机制,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突出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方针,加大对传统村落的统计申报和保护力度;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所需资金的投入力度,强化传统特色村落建设的设计、审批、监管力度,使之形成常态化、精准化、具体化,确保建筑风格不变、民族文化正本、基层治理到位,建成宜居宜业的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