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产后肚子松松垮垮  可能是腹直肌分离惹的祸 - 数字报刊系统 核酸检测阳性就是感染了吗 产后肚子松松垮垮  可能是腹直肌分离惹的祸 种植牙手术,你需要知道的事 孩子积食怎么办 中医来支招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后肚子松松垮垮 可能是腹直肌分离惹的祸

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韦燕旋

在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之后,许多妈妈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腹部,似乎不再像孕前那样紧致平坦,而是变得松松垮垮。这种变化,往往让爱美的妈妈们感到困扰和焦虑。其实,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罪魁祸首”——腹直肌分离。

认识腹直肌

腹直肌,这块位于我们腹部前壁正中线两侧的肌肉,像两扇紧闭的大门,守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它不仅是维持腹部形态的关键,还承担着支撑躯干、保护内脏、协助呼吸和排便等重要功能。然而,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这块肌肉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

孕期,随着胎儿的逐渐长大,妈妈的腹部就像被吹起的气球,不断膨胀。这个过程中,腹直肌被过度拉伸,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和张力。到了分娩时,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腹部肌肉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直接切断了部分腹直肌纤维,使得腹直肌更容易发生分离。此外,高龄产妇、多胎妊娠以及孕期缺乏运动等因素,也会增加腹直肌分离的风险。

腹直肌分离的自我检测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遭遇了腹直肌分离,其实有一个简单有效的自我检测方法——指尖宽度测试。首先,平躺在床上或瑜伽垫上,双腿弯曲,双手放在腹部两侧,掌心向下。然后,缓缓抬起头部和上半身,同时用手指触摸腹部中央,感受两侧腹直肌之间的缝隙。如果缝隙宽度超过两指(约2-3厘米),就可能意味着存在腹直肌分离。根据分离的宽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轻度(2-3指)、中度(3-4指)和重度(超过4指)三类。

腹直肌分离的影响

腹直肌分离不仅影响美观,让妈妈的腹部看起来松弛膨出,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对妈妈的生理功能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由于腹部肌肉力量减弱,妈妈们更容易出现腰背疼痛的问题,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之后。同时,腹直肌分离还会影响骨盆的稳定性,增加内脏下垂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尿失禁等尴尬情况的发生。此外,产后身体的变化往往让妈妈们感到自卑和焦虑,腹直肌分离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打击了她们的自信心。

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方法

面对腹直肌分离,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通过专业的评估与治疗,大多数妈妈都能有效恢复。首先,建议妈妈们寻求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帮助,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腹直肌分离的具体程度和身体状况。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是腹直肌分离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刺激治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腹部肌肉收缩,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手法按摩则可以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腰背疼痛等症状。此外,使用腹带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帮助支撑腹部肌肉,减轻分离程度。

当然,运动康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妈妈们切记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避免错误的动作加重分离。一些适合产后妈妈的腹部锻炼,如桥式、平板支撑等,可以有效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妈妈们还可以结合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提高整体身体素质。

除了专业治疗和运动康复外,生活调整也是恢复腹直肌分离的重要一环。妈妈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抱娃或提重物等加重腹部负担的行为。此外,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预防腹直肌分离

预防腹直肌分离,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孕期管理

坚持适量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以增强肌肉力量,为分娩打下良好基础。

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肥胖,减轻腹部肌肉负担。

产后护理

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肌肉恢复。

注意休息与运动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健康教育

提高对腹直肌分离的认识,了解其原因、影响及恢复方法。

鼓励妈妈们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如产后康复师或医生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有效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发生。

结语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妈妈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但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通过专业的评估与治疗、运动康复以及生活调整等多方面的努力,妈妈们完全可以重拾美丽与自信。重要的是,妈妈们要正确认识腹直肌分离这一现象,不要过于焦虑或自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妈妈都能以更加健康的姿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