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如何紧急处理外伤出血 - 数字报刊系统 当高血压遇上冠心病 重症患者的保护性约束 人工肝——肝衰竭患者的福音 如何紧急处理外伤出血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紧急处理外伤出血

作者:百色市西林县人民医院 陆海英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难以预料,外伤出血作为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外伤出血,简而言之,就是因外力作用导致皮肤或组织损伤,血液从伤口流出的现象。轻微的出血可能只是皮外伤,但严重的出血则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学会基本的止血技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

初步判断与撤离现场

判断伤情:首先,要冷静观察伤者的状况。出血量的多少、伤口的大小和深度、伤者的意识状态等都是判断伤情的重要依据。如果出血量大、伤口深或伤者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撤离现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果现场存在进一步伤害的风险(如交通事故现场、火灾现场等),应迅速而平稳地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二次伤害。

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

适用场景:这是处理大多数小伤口出血的首选方法,如切割伤、轻微擦伤等。

操作步骤:首先,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双手(如果条件允许),然后取一块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清洁的布料直接覆盖在伤口上,用手指或手掌持续而稳定地压迫伤口,直到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注意,压迫时要保持力度适中,既要达到止血目的,又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组织损伤。

加压包扎止血——

适用场景:适用于四肢、颜面部、颈部等部位的动脉或静脉出血,尤其是当直接压迫止血效果不佳时。

操作步骤:在伤口覆盖敷料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紧紧缠绕伤口周围,以适当的力量加压包扎。包扎时,应从伤口的远心端开始,逐渐向近心端缠绕,确保包扎牢固但不至于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完成后,定期检查肢体末端的感觉、温度和颜色,以防包扎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指压止血法——

适用场景:当动脉出血,且出血量大,需要迅速控制时。

操作步骤:根据出血部位,用手指准确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例如,头部出血可压迫耳前颞浅动脉;颈部出血可压迫颈总动脉(注意避免同时压迫双侧,以免影响脑部供血);上肢出血可压迫锁骨下动脉或肱动脉;下肢出血可压迫股动脉。指压止血需持续进行,直到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止血措施或专业救援到达。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场景:这是处理四肢大出血的最后手段,当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操作步骤:选择宽度适中的止血带(如绷带、皮带、布条等),在伤口近心端上方约5-10厘米处缠绕肢体,然后打一活结,用木棍或笔等硬物作为绞棒插入活结中,旋转绞棒直至止血。止血后,需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时间,并每隔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以防肢体因长时间缺血而坏死。

伤口清洁与包扎

清洁伤口:在止血的同时或之后,应尽快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流动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减少感染风险。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强的消毒液直接清洗伤口,以免加重疼痛或损伤组织。

包扎伤口:清洁伤口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胶带轻轻固定,以保护伤口,促进愈合。包扎时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要过松,以免纱布脱落或污染。

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面对外伤出血,保持冷静是首要原则。慌乱只会加剧事态,冷静分析、迅速行动才能有效应对。

及时呼救:对于严重出血或疑似骨折等复杂伤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

避免感染:在处理伤口时,尽量保持双手和所用物品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伤口处理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迹象,应及时就医。

定期观察:对于包扎后的伤口,应定期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是否良好等,必要时更换敷料或重新包扎。

特殊情况处理

动脉出血:动脉出血通常出血量大、速度快,需立即采取指压法或止血带法迅速止血,并尽快就医。

静脉出血:静脉出血虽然出血量相对较少,但持续时间长。可通过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减少出血量,并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头部或颈部出血:这些部位的出血往往较为危险,需特别注意保护重要器官,避免压迫呼吸道。同时,尽快就医,以防并发症。

结语

外伤出血虽然常见,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记住,保持冷静、迅速行动、正确止血、及时就医,是处理外伤出血的四大原则。让我们将这份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