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家属怎么应对患者哮喘重症发作? - 数字报刊系统 食物中毒别慌张,正确处理很关键 中医有效缓解经期头痛的方法 超声内镜如何发现胰腺肿瘤? 家属怎么应对患者哮喘重症发作?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属怎么应对患者哮喘重症发作?

作者:桂平市人民医院 卢杏婷

哮喘,特别是重症哮喘发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且有效的处理。家属作为患者身边的重要支持者,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篇关于哮喘重症发作家属护理的科普文章,旨在帮助家属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状况。

了解重症哮喘发作症状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短时间内进入到一种危重状态,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生命。其症状包括极度的呼吸困难、缺氧、口唇紫绀、呼吸频率快、心跳快等。在重症哮喘发作时,患者可能无法平卧,说话不能连续,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

哮喘重症发作的症状主要包括极度的呼吸困难、缺氧、口唇紫绀、呼吸频率快、心跳快等。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无法平卧,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甚至两肺听不到哮鸣音。这些症状表明患者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急救措施

?保持镇静?:家属首先需要保持冷静,避免因为情绪激动加重病情。

?脱离过敏环境?:如果患者存在过敏原,如接触花粉,需要立即脱离过敏环境。

?保持呼吸道畅通?:让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协助其取端坐姿势,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快速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患者备用的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变化、呼吸变化、嘴唇颜色变化以及意识状态。

?及时就医?:在患者情况稍稳定后,应尽快送医,以便做进一步处置。  

在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后,家属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在医院,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以纠正缺氧和呼吸衰竭。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居家护理要点

?良好的居家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和化学成分的清洁剂、香水等。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室内空气污染。衣物要选择纯棉制品,避免含动物皮毛的衣物、饰品、羽绒制品。

?科学锻炼?:哮喘患者平日里要积极锻炼,但不可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锻炼时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合理饮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多餐,做到均衡、适度和规律化。忌食海腥肥腻及易产气食物,避免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

?缓解心理压力?:家属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药物治疗及其他

?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可以连续使用,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等,剂量可以适当增大。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其他药物?:如茶碱类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也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

?呼吸机辅助治疗?:如果经上述处理,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血氧进行性下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尽快给予呼吸机无创呼吸,甚至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补液和舒缓气道?:重症哮喘患者丢失的水分比较多,需要注意补液和舒缓气道。

预防与健康教育

?预防过敏源?:家属应帮助患者预防过敏源,如避免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的过敏源。

?定期复诊和遵医嘱?:家属应帮助患者定期复诊,并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应急救治准备?:家属应掌握急性哮喘发作的救治方法,如使用急救喷雾器、进行心肺复苏等。同时,在必要时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寻求医疗援助。

哮喘患者因病情不稳定可能面临压力和焦虑。家属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患者哮喘发作时,家属的陪伴和安慰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恐惧感。

总结

哮喘重症发作时的家属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家属需要了解哮喘重症发作的症状和急救措施,保持镇静并安抚患者情绪,同时协助患者脱离过敏环境、保持呼吸道畅通和使用急救药物。在采取急救措施后,家属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此外,家属还应关注患者的居家护理和预防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爱。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地减轻哮喘重症发作对患者的危害,提高其生活质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