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这个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困扰着许多人。它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正常比例,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病变。那么,当我们怀疑自己有脂肪肝时,超声诊断是否准确呢?请看下文一一道来。
脂肪肝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蓄积过多。正常肝脏内也有脂质堆积,主要是磷脂,但其总含量不超过肝脏湿重的5%。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时,就形成了脂肪肝。脂肪肝的脂质成分多为三酰甘油,临床上按含脂肪量的多少,脂肪肝被分为轻度(5%~10%)、中度(10%~25%)和重度(25%)。
脂肪肝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过量饮酒、肥胖、蛋白质缺乏、妊娠、慢性肝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药物毒性作用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越来越多,特别多见于缺少体力活动的人群。
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原理
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方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就像是医生的“透视眼”,通过向人体发射高频声波,声波在肝脏组织中传播和反射,形成特定的图像,从而让医生透过肚皮看到肝脏内部情况。
在超声诊断中,医生主要观察肝脏的形态变化、大小、边界、包膜及内部回声状况。正常的肝脏图像看起来质地均匀、回声正常。而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组织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现象,导致肝脏内部回声细密、增强,肝脏后面的回声会衰减、变弱,肝脏轮廓和肝内血管也显示得没那么清楚。
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
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对中度以上脂肪肝的诊断准确性更高。超声检查脂肪肝的原理主要通过检测近场和远场超声波变化、肝脏形态、血管分布等的特点来进行诊断。然而,超声诊断脂肪肝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轻度脂肪肝的诊断敏感性偏低:对于轻度脂肪肝和临界状态的脂肪肝,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偏低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轻度脂肪肝的脂肪浸润程度较轻,超声图像变化不明显,容易漏诊。
受其他因素干扰:超声诊断脂肪肝时,可能会受到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内病灶的干扰,以及受超声医生的经验影响。特别是不典型的脂肪肝,容易出现不同的结论。此外,如果患者腹部脂肪过厚、肠道内气体较多,也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诊断的准确性。
无法穿透气体和骨骼:由于超声无法穿透气体和骨骼,所以可能会受到呼吸的影响,导致检查结果出现误差。如果患者体内存在结石、钙化或其他密度较高的物质,则可能导致超声波被这些物质阻挡而无法清晰地观察到周围组织,进而影响诊断结果。
综合判断,精准诊断
虽说超声诊断有局限性,但临床中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如血液生化检查的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等,医生能更准确地综合判断脂肪肝。例如,患者超声显示肝脏有脂肪堆积,血液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血脂超标,医生基本可明确诊断其患有脂肪肝。
如何预防和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通过合理饮食调理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可以恢复正常。
调整膳食结构:少吃油炸、油腻食品,比如红烧肉、炸鸡、烧烤等;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合理增加运动: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调整饮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多运动,尽量不要久坐、久躺。工作、学习之余做做运动,既锻炼了身体也能放松心情。
减少酒精摄入:酒精对肝脏损害非常大,长期大量酗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甚至肝炎。因此,应尽量减少酒精摄入,最好不喝酒。
改善作息规律:脂肪肝病人平时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让肝脏有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是其他疾病引发的脂肪肝,如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
总之,超声诊断脂肪肝准确性较高,是可靠且常用的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健康筛查。但它存在局限性,不能仅凭超声结果确定脂肪肝所有情况。对诊断结果存疑时,医生会安排其他检查,给出最准确诊断与最合适治疗建议。大家要正确看待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作用,关注自身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