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患儿家属将写有“精心呵护为患者麻醉守护展仁术”“医德高尚医术精 关爱病患暖人心”字样的两面锦旗,分别送到黔东南州黎平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眼耳鼻喉科,以感谢医护人员的服务。
据介绍,家住黎平县德凤街道的12岁女患儿张某某,因“反复咽痛伴打鼾3+月”后,入住黎平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治疗。
经检查,医生发现张某某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慢性充血,鼻内镜检查见腺样体肥大,阻塞达85%。据眼耳鼻喉科主任吴显美介绍,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夜间睡眠打鼾、呼吸张口,容易缺氧,长期下去会引起面颌骨发育畸形,也影响孩子身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得知孩子的病情后,张某某家长心急如焚。
目睹患儿父母焦虑,医护人员做好心理疏导,介绍近些年科室开展的成功病例,消除患儿家长心理恐惧。同时,管床护士放下手中的工作,与张某某聊天,谈些生活上有趣的事,讲些患有同样疾病孩子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的效果,引导张某某鼓起勇气与医生并肩战胜病魔。
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除了用亲切的笑容、温馨的话语,安抚张某某外,还通过手机播放动画片等方式,与张某某拉近感情,转移患儿注意力,让其在欢乐中忘却手术的恐惧。
最终,张某某在全麻下,医生为其施行“低温等离子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内镜下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治疗数日,张某某康复出院。
张某某身体恢复如初,其家长为表谢意,分别向眼耳鼻喉科、手术麻醉科赠送锦旗。
这两面锦旗,双份赞誉,不仅折射出黎平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护理服务“破圈”,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医患关系和谐,更是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打好组合拳,实现党建与业务双促进。
用好“示范点”。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以儿科及新生儿科为标杆,从文明礼仪、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环境设计等方面入手,将儿科及新生儿科打造成守护儿童健康的温暖港湾,促进儿童茁壮成长的快乐家园,并以该科室为支点,撬动全院理念更新,引领各科室变革。
抓好“技能赛”。黎平县人民医院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举办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的方式,围绕临床实践,全面考核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操作等综合能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励大家爱岗敬业、奋勇争先。
共享“病历车”。黎平县人民医院开展优秀病历评选活动,围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分标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定要点》等标准,评选出“年度十佳病案”,牵动各临床科室搭乘共享“病历车”,推广优秀经验,创新管理举措,推动病历书写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保障医疗安全。
同时,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整合资源,医疗技术科研项目活力攀升。
医院开展超声雾化熏洗仪中药熏洗治疗在痔疮术后病人中的应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球囊扩张在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等新技术34项。手术麻醉科《急性疼痛管理APS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实践》及肿瘤科《黎平县高发病率癌种及高危因素探究》获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研立项,急诊科《吉祥草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获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
“把稳思想之舵,方能校准发展航向。我们强化理论武装,锻造坚强堡垒,凝聚奋进力量,引领医疗服务跑出‘新赛道’。”黎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光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