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早搏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心肌炎咋回事?保护心脏要紧! 早搏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医帮你找回好睡眠 哮喘患者如何安然度过季节交替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早搏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作者: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李世兰

时常听到前来检查的患者说:“医生,我心慌慌的,感觉心脏要蹦出来了,有时感觉心脏要停跳似的”。我想这可能出现早搏了,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就是心脏在正常跳动节律的基础上,提前“抢跳”、跳动了一次或几次,暂时打乱了原有的节奏,听起来有异样的感觉。下面由我来帮助大家更好了解并应对这一心脏现象。

早搏到底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的节律由窦房结控制,窦房结按照一定的节律发出电信号,指挥心房、心室依次有序地收缩和舒张,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心跳。

当心脏的心房、心室或者房室交接的任何部位的心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变得“过度兴奋”,擅自发出心电信号,让心脏提前收缩了一次,这就是早搏。

早搏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房室交界性早搏。不同类型的早搏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心电图的特点来判断早搏的类型。

早搏的原因

引起早搏的原因多种多样。

常见的包括心脏疾病、高血压、正常生理因素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诱发因素,比如先天性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脏早搏的出现。

血压过高也可能会导致左心房扩大,进而引发心脏早搏。

运动、妊娠、压力过大、焦虑等生理因素,浓茶和咖啡摄入过多、吸烟饮酒、花粉过敏、感冒、脱水以及服用了某些药物(如治疗哮喘的药物)等诱发因素,也可能导致早搏的发生。

早搏的常见症状

早搏可以是无症状的,也可以引起心悸、心慌、胸闷、心跳停跳感或心脏欲跳出等症状,如胸口压大石、乏力、头晕,或伴出汗、恶心等,症状与早搏数量、频率及个体敏感度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早搏本身不一定表明心脏有严重问题,偶发通常不影响生活。

然而,若早搏频繁或伴其他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则需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延误。

早搏的检查方法

心电图检查:诊断早搏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捕捉到早搏的波形,帮助诊断早搏的类型和起源。

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信号变化,更全面地评估早搏情况,如早搏发生的频率、规律和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如果早搏频繁或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查。

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早搏可能引起的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

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帮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早搏的疾病。

早搏的治疗

对于早搏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患者应避免诱发早搏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疲劳等。同时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改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早搏的发生。

药物治疗:对于有症状或频繁早搏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处方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治疗原发病:如果早搏是由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如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那么治疗这些原发病是非常重要的。

射频消融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情况,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心脏的特定区域,损毁引起早搏的异常心肌组织,从而消除早搏。

早搏的干预

预防早搏,需从生活方式改善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劳;保持心情愉悦,减轻紧张焦虑;戒烟限酒,少摄咖啡因和酒精;适当体育活动,增强心肺功能。

同时,定期体检至关重要,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问题,预防早搏。已确诊早搏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监测心律变化和治疗效果。

早搏虽可能引发不适,但不一定代表心脏有严重问题。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管理,以促进康复。

结语

早搏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虽然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但通过科学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不必对早搏过于恐慌和担忧。相反,我们应该关注心脏健康,及时就医并科学治疗早搏,让心脏保持健康有力的跳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